算力在网络行业中就是计算能力的简称,具体是指通过处理信息数据,实现目标结果的输出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,云计算的应用也逐渐广泛,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新尝试。它的本质是将大量的零散算力资源进行打包、汇聚,实现更高可靠性、更高性能、更低成本的算力。

2.算力网络具体包括
(1)高性能计算中心算力:这是指分布在高性能计算中心内的超级计算机,主要用于复杂的科学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任务。
(2)公有云数据中心内的算力:包括公有云的计算节点,具备通用的计算能力,这里的算力用于处理: 视频业务,互联网业务,音乐,交易处理,教育应用等等; 除了通用的计算能力,还包括用于人工智能的训练算力,一般采用GPU这类专门的处理器来实现。
(3)网络云的算力:一般是运营商部署NFV的数据中心内的算力,正常情况下用于部署网络设备、电信业务服务器等,实现电信网络功能与电信业务,包括承载5G网络的数据中心等等。网络云对可靠性要求很高,如何用于算力网络也面临挑战。
(4)私有云的算力:一般是企业内部部署数据中心内的算力,正常情况下用于企业专业的设备,包括工业管理,生产管理等,规模一般比较小。如果要用于算力网络,则必须采取特别的安全措施,保证内部数据的安全,不影响生产活动。
(5)边缘算力:这类边缘算力的单节点算力能力比较弱,但是节点数量很多,其算力是分布式部署的,边缘算力的整体容量很大,如何有效利用是个难点。边缘算力是由很多异构算力构成,包括CPU,GPU,FPGA等计算单元组成,完成部署在边缘上的计算任务,包括本地的人工智能类的应用,本地的计算等。如何实现分布式算力的高效管理与灵活调度是个挑战。
(6)终端算力:就是各类PC机,甚至包括手机,如果发挥这些终端的算力也是个难点,对算法的设计,对个人数据的保护,对效益的衡量等都有挑战。
延伸阅读
3.算力的现状与未来
早在1961年,“人工智能之父”约翰·麦卡锡就提出Utility Computing(效用计算)的目标。他认为:“有一天,计算可能会被组织成一个公共事业,就像电话系统是一个公共事业一样”。如今,他的设想已经成为现实。在数字浪潮下,算力已经成为像水、电一样的公共基础资源,而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,也变成了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。这是IT行业和通信行业辛苦奋斗大半个世纪的成果。
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,算力早已不是一个技术维度的概念。它已经上升到经济学和哲学维度,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,以及全社会数智化转型的基石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,还有工厂企业的运转,政府部门的运作,都离不开算力。在国家安全、国防建设、基础学科研究等关键领域,我们也需要海量的算力。算力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速度,以及社会智能发展高度。
未来社会,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将会进一步加快。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,大量智能物联网终端的引入,AI智能场景的落地,将产生难以想象的海量数据。这些数据也将进一步刺激对算力的需求。
以上就是有关于算力的定义及内容的全面梳理,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算力的相关内容,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。